
打鐵趁熱
一週前看完上集《賽德克●巴萊》
得知林口片場將開放參觀
9/17乘坐時光機,回到日治時期的霧社街
正好中午十二點抵達林口霧社街
碰上每整點都有的導覽服務
我們隨著導覽員的腳步逛一次片場
聽完導覽,開始找食物吃
總覺得要找點能融合場景的美食
於是,我買了彈珠汽水、竹筒飯與烤香腸
古早味、原民風都顧到了
吃飽喝足
我們從尾端的公學校開始逛起,並蒐集印章
在公學校中有福利社與高年級教室
SK說要學學當時的教室佈置:國旗掛一掛就好啦!
來到校長宿舍
非常日式風格,讓我又想到日本旅遊了......
「金墩商店」是漢人開設的雜貨店
也是當時霧社唯一的商店
在商店旁,用人力堆出來的小山堆「櫻花台」
是當時部落小孩前往學校的步道
片場的櫻花樹是人造的,永不凋謝
「花崗邸」在下集中佔有重要戲份
花崗在族人與日人中被迫選邊站
內心情感糾葛,最後的選擇就留在牆上了
「櫻旅館」是當時拍片的演員休息室
SK在這搞笑拍了一組照片
我倆的對話讓一旁的工作人員憋笑到快hold不住
日人在霧社的造鎮計畫「興建中的房舍」
一座永遠蓋不完的房子
也是霧社事件導火線之一
「診療室」在下集的戰爭場面中會有較多畫面
「郵便局」內是日治時期郵局的陳設
中華郵政在這提供園區紀念戳章郵寄到府的服務
「霧社分室」是日治時期重要的警政單位
裡頭所有道具以「購買古董」為主,買不到的才仿造
最後登上「武德殿」
武德殿是日治時期警察習武的場所
從上可一覽霧社街景與一旁的台北港
風景不錯
逛完片場
深刻感受到魏導對於細節的用心處理
很多場景只是鏡頭掃過而已
魏導與美術設計仍不馬虎地用心陳設
也是這份用心態度,才能帶領台灣電影走向新格局